化纤原料严重依赖国际市场
在第十一届国际化纤会议上,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理事长郑植艺指出化纤原料始终是影响和制约中国化纤工业运行与发展的主要因素。以聚酯原料PTA和MEG为例:1995年PTA进口40万吨,金额4.6亿美元,2004年进口573万吨,金额41.7亿美元。10年间翻了近4番。1995年MEG进口2.5万吨,金额1.3亿美元,到去年进口340万吨,金额30.5亿美元。10年间翻了4番多。
合纤原料和人纤原料对国际市场依存度不断提高,到去年,PTA达到56.4%,MEG达到77.8%,CPL达到66.4%,AN达到31.1%;棉短绒23.2%,木桨100%。
这些品种的国际贸易量都超过同一品种世界总贸易量10%,有些达到40%和50%,因此,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高度关联,市场行情变化可想而知。
化纤原料蕴涵巨大风险
郑植艺说,我国的化纤原料除了大量依赖进口外,还蕴涵着很大的风险,聚酯涤纶行业的运行和经济效益相当大程度是取决于对国际市场原料行情的判断和操作,带有一定的****性。去年,化纤全行业仅由于进口化纤原料价格上涨,原料成本增加了374亿元人民币,今年1-8月又增加148亿元人民币。
在化纤原料交易中,供应商过于集中,而采购商过于分散,以2004年为例,PTA供应商16家,采购商多达345家;MEG供应商13家,采购商220家。交易双方的不对称,给炒作和投机提供了巨大空间。这些情况反映到交易市场上,我国PTA和MEG市场从1993年到今年的价格骤烈振荡幅度之大让业内惊叹。
从根本上解决化纤原料问题
郑植艺分析说,造成化纤原料制约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的根本原因是“市场竞争不充分”,石化项目“行政审批过多”。有关部门已经从体制、机制上着手解决。
首先是稳定国际采购渠道:如此巨大的原料缺口不可能短期内解决,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仍需依靠国际市场。探讨建立合纤原料期货市场的可行性,发挥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和“规避风险”的功能,实现套期保值,有效缓解现货市场的价格波动,也能控制汇率波动对化纤行业带来的影响。
其次,加快国内外原料发展步伐:
国家为扶持发展上游资源性产业,在2004年公布的“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中,仅对PTA和MDI列为核准制,其它备案制;无论核准还是备案都大大简化了手续,将设定时限,严格区别于过去的“行政审批”;对“外商投资”,在“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范围内,设定不同的更加便捷的核准办法。
政府也鼓励国内化纤企业“走出去”,独资或者合资建设原料型企业,化纤行业已经具备了到国外投资的“资本”、技术、服务贸易的基本条件。
第三,调控化纤产能的过快增长,抑制对原料的需求增速
2004年5月11日,中国化纤行业起动了《中国化纤行业投资预警系统》,起到了较好作用。协会也将密切跟踪行情,研究问题,为国家适时、适度调整对化纤行业宏观调控的措施提供科学的建议。